具體而言,中國對從美國進口的雞肉、小麥、玉米、棉花等29類商品加征15%關稅,另對高梁、大豆、豬肉、牛肉、水產品、水果蔬菜、乳制品等711類農產品加征10%關稅。按照新政策,這些產品的關稅將累計加征至49%或44%。
華泰證券表示,關稅爭端升級倒逼進口多元化、國內生產升級和產業鏈整合,有助于提升農業競爭力和供應鏈韌性。國泰海通證券表示,中國自美國進口農產品有望進一步降低,推動國內農業景氣度提升,利好種植產業鏈。與此同時,糧食自主可控勢在必行,科技應用推廣有望增強,轉基因、基因編 輯等技術應用有望加速,技術儲備領先的種子企業有望受益。
浙商證券分析,本次中美雙方加稅等相關動作是中美貿易博弈階段性升級的信號,在貿易戰加劇背景下,市場風險偏好下降,防御需求增強,市場風格或有“高切低”需求。農業板塊一方面從位置層面和預期層面看均處于低位狀態,另一方面在關稅不確定背景下,面臨供給端擾動,景氣度具備相對優勢。在中美貿易戰升級背景下,未來需關注進口替代、技術突破。通過生物育種前沿技術提高糧食單產,是支撐國家糧食安全、降低農產品對外依存度的重要措施,國內轉基因商業化乘風而來,重點關注科研實力領先、具備轉基因先發優勢的優質種子企業。
國信證券看好飼料白馬海大集團與豬禽養殖龍頭,超額盈利優勢有望在關稅背景下進一步凸顯。國內飼料糧預計有望迎來漲價,其中,豆粕最為利好,其次是玉米。在飼料原料價格波動較大的情況下,一方面,對于飼料白馬海大集團這種管理優秀的企業,將憑借更強的原料管控優勢,擁有相較行業更好的單位超額盈利。其次,利好生豬和禽養殖龍頭標的,飼料成本占養殖成本的比例較大,而養殖成本抬升有望加速周期的迭代,同時也利好養殖龍頭企業的超額收益的表現。
看好種業與種植板塊,或迎糧價周期與轉基因變革共振。從周期角度,種子具有糧價后周期的特性,玉米價格去年底以來已在收儲提振下開啟溫和上漲趨勢,后續基本面端亦有望供需逐步收縮,對美關稅加征進一步抬升玉米進口成本,后續玉米價格有望維持上漲,將從周期景氣上提振種業。從種業基本面來看,此前種業庫存壓力較大,已處于周期底部。其次,種業也是自主可控的重要一環,振興種業也是國家重要戰略,2025年中央一號文對種業重視程度亦升溫。另外,具備土地資源的種植類上市公司也將受益糧價上漲。
利好肉牛大周期,國內供給去化加進口收縮共振。一方面,國內肉牛行業產能出清,看好基本面反轉;另一方面,美國牛肉進口量預計減少,2025年中央一號文已經重視牛羊產業紓困,未來海外牛肉總進口量預計也將迎來大幅度收縮。此外,相關肉牛標的公司估值都在底部位置,當前肉牛處于基本面反轉加上市場情緒關注的啟動階段,對美進口牛肉加關稅則進一步催化板塊,看好未來肉牛產業鏈標的表現。